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时不一定需要生病达到一定条件才可进行输液治疗。如果存在急性感染性疾病、过敏反应等情况下,病情较重或发展迅速,通过口服药物难以控制的情况下可以采取静脉给药的方式进行治疗。
1.急性感染性疾病:如大面积烧伤、大出血、严重的外伤以及中毒等情况,此时可能会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和酸碱失衡,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因此需及时给予输注液体的治疗方法来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尽快将体内的毒素排出体外,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
2.过敏反应:若发生严重的过敏性休克,通常在短时间内即可对生命健康造成影响,此时应及时给予抗休克处理,包括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液、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液肌内注射等措施抢救。此外,对于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败血症、破伤风等疾病,在应用抗生素类药物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也可选择输液治疗。
3.其他情况:当患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糖尿病急症时,由于发病急且病情进展较快,也应积极给予补液、胰岛素滴注等综合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避免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
4.慢性疾病:对于慢性疾病的患者来说,一般不建议长期采用输液的方法来进行治疗,以免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但如果处于急性发作期或者有加重的趋势,则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予以输液治疗。
临床上能够引起输液的原因较多,具体是否适合输液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而定。另外,部分人群认为只有得比较大的病才能打点滴,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感冒、胃肠炎等小疾病也可以遵医嘱选择输液治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